在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之际,俄罗斯科学院欧洲研究所首席研究员谢尔盖·费奥多罗夫在接受中青报·中青网驻俄罗斯记者专访时表示,中国军民为二战胜利作出的贡献不容被泯灭,日本在二战期间对中国的侵略罪行不应被世人遗忘。
“西方历史学家和政治家长期致力于修改二战历史记忆”,费奥多罗夫表示,在审视欧洲战场时,他们试图淡化苏联在推翻纳粹德国政权中的作用,而将盟军诺曼底登陆描绘为二战的主要转折点。在审视亚洲战场时,他们又会突出美国和英国的贡献,将中国和苏联在击败日本军国主义方面所作出的重要贡献置于次要地位。
费奥多罗夫表示,在西方史学界,中国常常被描述为日本侵略的受害者,认为中国在击败日本军国主义进程中只是“被动参与”,“但事实上,这种叙述与历史现实大相径庭”。
“只需记住,第二次世界大战对中国来说并非始于1939年,甚至也不是1937年7月,而是始于1931年,即日本入侵中国东北的那一刻。此后近15年,中国人民与日本侵略者进行了浴血奋战,并最终取得了胜利。”费奥多罗夫说。
“在中国人民为自由和独立而浴血奋战的过程中,苏联给予了中国重要支持和帮助。苏联从20世纪30年代末开始援助中国,是第一个援助中国抗日的国家,并于1945年8月出兵击败日本关东军,迫使日本接受战败现实。”
在费奥多罗夫看来,中国军民不仅为自身民族存亡而浴血奋战,其抵抗侵略的努力客观上也在消耗日本战争潜力方面发挥了关键作用,从而在1941年至1942年苏联红军最困难的时期,挫败了日军进攻苏联远东地区的计划,“可以说,同盟国在欧洲开辟第二战场前,中国已在东方战场发挥了重要作用,事实上以‘第二战场’的形式为苏联提供了战略策应”。
“如果我们回想一下中国军民在这场战争中所遭受的巨大苦难和悲痛,我们怎能低估中国在抗日战争中的作用?”费奥多罗夫说,中国人民为胜利付出了巨大代价。据历史学家统计,1931年至1945年间,中国有3500余万名军民丧生,相比之下,美国在整个二战期间的损失约为40万名军人和4000名平民。“毫不夸张地说,中国人民对日本侵略者的长期抵抗和争取独立的武装斗争,不仅为盟军未来在亚太战场的胜利奠定了坚实基础,也为最终在欧洲战场击败德国纳粹政权作出了巨大贡献。”
费奥多罗夫表示,近几十年来,西方越来越倾向于将日本人视为原子弹爆炸的受害者。与此同时,日本对中国、朝鲜和其他东南亚国家的侵略所造成的后果,却被刻意淡化和掩盖。
“日军的罪行和暴行似乎开始被遗忘,他们大规模处决平民,他们研制和试验生物武器,甚至对中国军人使用生物武器,其施暴的残酷程度至今令人发指。南京大屠杀就是这些暴行中的可怕例子。”费奥多罗夫表示,这些例子和德国纳粹分子及其帮凶班德拉分子在苏联所犯下的罪行,都必须被世人所铭记。
他表示,9月3日,中国将在北京举行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的庆典,这将是一次铭记历史记忆的良机,也是铭记同盟国为共同战胜世界法西斯主义和纳粹主义所作出的宝贵贡献的良机。
中青报·中青网驻俄罗斯记者 赵祺来源:中国青年报
2025年08月29日 06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