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高新“小青椒”:为世运助力 为文明添彩
来源:中国青年报
(2025年08月17日 04版)

8月12日晚,在一阵阵热烈的欢呼声中,2025年第十二届世界运动会(简称“成都世运会”)武术散打项目比赛在四川成都高新体育中心多功能体育馆落下帷幕,当晚共决出6枚金牌,现场数以万计的观众享受了这一世界级“体育盛宴”。
当选手们全身心投入比赛、观众们沉浸在比赛的精彩氛围中时,另一个群体还在默默忙碌着,他们就是“小青椒”志愿者。观众入场时,“小青椒”热情引导;比赛进行中,“小青椒”在赛事各个环节忙碌;散场时,“小青椒”在场馆出口贴心服务,引导观众安全、顺利出场。
成都世运会期间,成都高新区有大约1100名“小青椒”志愿者在竞赛场馆和城市公共区域开展服务保障,为世运会的举办贡献了青年志愿者的力量,也为“文明高新”增添了一抹亮丽的青春色彩。

服务全球70余个国家和地区的数百名运动员及数万名观众
成都世运会于8月7日至17日在成都举行。作为赛事承办地之一,成都高新区负责5个项目的竞赛组织工作,服务来自全球70余个国家和地区的数百名运动员及数万名观众。
志愿者是保障赛事运转的关键力量。为此,成都高新区联合各高校,组织了千余名“小青椒”志愿者,在高新赛区各场馆、城市志愿服务小站等点位提供全方位服务保障。
为确保服务质量,成都世运会高新赛区组织在蓉高校领队召开专题座谈会,听取志愿者意见、建议,收集涵盖交通、餐饮、保险、心理支持等需求,组织了13场线下培训,内容覆盖竞赛知识、媒体宣传、赛事运行、志愿者岗位职责等模块,做到了培训全覆盖。
根据赛事各业务口对志愿者的岗位需求,成都高新区合理安排各班次志愿者的集合、晨会、用餐、交通、休息等时间,明确交通方式和用餐地点。
为提升志愿者工作效率,各竞赛场馆设置了功能分区的“志愿者之家”,内部包括办公区、仓储区、休息区及更衣区,满足志愿者工作与休憩需求。
成都高新区还通过个性化关怀缓解志愿者高强度工作压力,在各竞赛场馆设置“能量补给站”,提供24小时茶歇。对于在赛期内过生日的志愿者,成都高新区还为他们举办集体生日会,送上定制的“高新小青椒”蛋糕。

助力竞赛项目实现48小时内无缝衔接
成都世运会举办期间,在高新赛区的各个场馆,志愿者的服务有条不紊,收获了众多运动员和观众的肯定。
成都世运会高新赛区设有武术力量举项目和球类飞盘项目两个场馆中心。武术力量举项目场馆中心负责保障武术(套路、散打)和力量举项目(经典和装备),球类飞盘项目场馆中心负责保障壁球、短柄墙球和飞盘(掷准)项目。
掷准飞盘是高强度的户外有氧运动。赛事期间,成都高新区桂溪生态公园被改造成掷准飞盘项目的比赛场地。比赛过程中,“小青椒”们全程跟随选手在场地中行进,积极开展指引、计分、布设观众隔离带等工作。
在为期三天的比赛中,志愿者们顶着炎炎烈日,顺利完成了志愿服务任务。多位运动员向现场志愿者竖起大拇指表示肯定和感谢。
成都高新体育中心此前已成功举办过世乒赛、大运会、汤尤杯等大型赛事,是融合了众多科技元素的现代化竞赛场馆,对赛事期间的服务保障要求也很高。在成都高新体育中心全民健身馆内举办的壁球比赛中,志愿者们在运动员休息的短暂时间内迅速进场,擦拭地板和玻璃墙面,确保比赛顺利进行。
志愿者的专业素养在赛时得到验证。8月12日,成都高新体育中心完成壁球项目全部赛事后,需立即转场至短柄墙球项目。由于场馆团队在规划阶段已分设4片壁球场与2片短柄墙球场(确保空间与时间无重叠),全体工作人员及“小青椒”志愿者们迅速转换服务身份,在48小时内实现了竞赛项目的无缝衔接。

“小青椒”与城市的双向奔赴
赛会志愿者在场馆内挥洒汗水,赛场外,成都高新区还设置了22个城市志愿服务小站,提供赛事信息咨询、应急药品、免费饮水等服务,其中有5个小站由24小时移动书屋升级改造而成,日间承担赛事服务功能,夜间则转化为社区“迷你图书馆”向市民开放,实现“赛事推广+志愿服务”双功能无缝切换。
城市志愿服务小站的志愿者以辖区青年为主,他们来自各行各业,有的是教师,有的是企业职员,有的是大学生。依托城市志愿服务小站,“小青椒”们以各种形式为成都世运会提供各类服务。
在成都高新区中和街道,“小青椒”围绕“赛事保障”和“城市温度”两大主题,为国内外嘉宾、运动员和市民游客提供了诸多暖心服务。他们协助外国友人使用手机软件顺利打车,体会到“帮助他人、促进沟通的成就感”,真切感受到志愿工作的价值;他们向外国游客介绍成都美食,收获了对方“眼中闪烁的好奇与品尝后满足的笑容”,感受到文化交流带给人们的快乐。
让城市对青年更友好,让青年在城市更有为。在成都高新区,志愿服务成为了联结青年与城市的纽带。成都高新区在“志愿者之家”设置的青年人才宣传栏,持续为志愿者提供区域实习就业岗位、人才公寓、创业补贴等政策信息,强化赛事服务与城市发展的长效互动。
成都高新区还计划在赛后联合商家推出“志愿者专享消费周”,“小青椒”志愿者凭电子志愿证可享品牌折扣。另外,在青年人才驿站,“小青椒”志愿者还享有优先入住权。
“小青椒”志愿者不仅是世运会场馆运行的重要力量,更是展示城市温度、青年风采的“形象大使”。成都高新区将持续完善志愿者保障体系,让青春之花在世界级赛会的舞台上绚丽绽放。
(信息来源:成都高新区)
·广告·
来源:中国青年报
2025年08月17日 04版
8月12日晚,在一阵阵热烈的欢呼声中,2025年第十二届世界运动会(简称“成都世运会”)武术散打项目比赛在四川成都高新体育中心多功能体育馆落下帷幕,当晚共决出6枚金牌,现场数以万计的观众享受了这一世界级“体育盛宴”。
当选手们全身心投入比赛、观众们沉浸在比赛的精彩氛围中时,另一个群体还在默默忙碌着,他们就是“小青椒”志愿者。观众入场时,“小青椒”热情引导;比赛进行中,“小青椒”在赛事各个环节忙碌;散场时,“小青椒”在场馆出口贴心服务,引导观众安全、顺利出场。
成都世运会期间,成都高新区有大约1100名“小青椒”志愿者在竞赛场馆和城市公共区域开展服务保障,为世运会的举办贡献了青年志愿者的力量,也为“文明高新”增添了一抹亮丽的青春色彩。
服务全球70余个国家和地区的数百名运动员及数万名观众
成都世运会于8月7日至17日在成都举行。作为赛事承办地之一,成都高新区负责5个项目的竞赛组织工作,服务来自全球70余个国家和地区的数百名运动员及数万名观众。
志愿者是保障赛事运转的关键力量。为此,成都高新区联合各高校,组织了千余名“小青椒”志愿者,在高新赛区各场馆、城市志愿服务小站等点位提供全方位服务保障。
为确保服务质量,成都世运会高新赛区组织在蓉高校领队召开专题座谈会,听取志愿者意见、建议,收集涵盖交通、餐饮、保险、心理支持等需求,组织了13场线下培训,内容覆盖竞赛知识、媒体宣传、赛事运行、志愿者岗位职责等模块,做到了培训全覆盖。
根据赛事各业务口对志愿者的岗位需求,成都高新区合理安排各班次志愿者的集合、晨会、用餐、交通、休息等时间,明确交通方式和用餐地点。
为提升志愿者工作效率,各竞赛场馆设置了功能分区的“志愿者之家”,内部包括办公区、仓储区、休息区及更衣区,满足志愿者工作与休憩需求。
成都高新区还通过个性化关怀缓解志愿者高强度工作压力,在各竞赛场馆设置“能量补给站”,提供24小时茶歇。对于在赛期内过生日的志愿者,成都高新区还为他们举办集体生日会,送上定制的“高新小青椒”蛋糕。
助力竞赛项目实现48小时内无缝衔接
成都世运会举办期间,在高新赛区的各个场馆,志愿者的服务有条不紊,收获了众多运动员和观众的肯定。
成都世运会高新赛区设有武术力量举项目和球类飞盘项目两个场馆中心。武术力量举项目场馆中心负责保障武术(套路、散打)和力量举项目(经典和装备),球类飞盘项目场馆中心负责保障壁球、短柄墙球和飞盘(掷准)项目。
掷准飞盘是高强度的户外有氧运动。赛事期间,成都高新区桂溪生态公园被改造成掷准飞盘项目的比赛场地。比赛过程中,“小青椒”们全程跟随选手在场地中行进,积极开展指引、计分、布设观众隔离带等工作。
在为期三天的比赛中,志愿者们顶着炎炎烈日,顺利完成了志愿服务任务。多位运动员向现场志愿者竖起大拇指表示肯定和感谢。
成都高新体育中心此前已成功举办过世乒赛、大运会、汤尤杯等大型赛事,是融合了众多科技元素的现代化竞赛场馆,对赛事期间的服务保障要求也很高。在成都高新体育中心全民健身馆内举办的壁球比赛中,志愿者们在运动员休息的短暂时间内迅速进场,擦拭地板和玻璃墙面,确保比赛顺利进行。
志愿者的专业素养在赛时得到验证。8月12日,成都高新体育中心完成壁球项目全部赛事后,需立即转场至短柄墙球项目。由于场馆团队在规划阶段已分设4片壁球场与2片短柄墙球场(确保空间与时间无重叠),全体工作人员及“小青椒”志愿者们迅速转换服务身份,在48小时内实现了竞赛项目的无缝衔接。
“小青椒”与城市的双向奔赴
赛会志愿者在场馆内挥洒汗水,赛场外,成都高新区还设置了22个城市志愿服务小站,提供赛事信息咨询、应急药品、免费饮水等服务,其中有5个小站由24小时移动书屋升级改造而成,日间承担赛事服务功能,夜间则转化为社区“迷你图书馆”向市民开放,实现“赛事推广+志愿服务”双功能无缝切换。
城市志愿服务小站的志愿者以辖区青年为主,他们来自各行各业,有的是教师,有的是企业职员,有的是大学生。依托城市志愿服务小站,“小青椒”们以各种形式为成都世运会提供各类服务。
在成都高新区中和街道,“小青椒”围绕“赛事保障”和“城市温度”两大主题,为国内外嘉宾、运动员和市民游客提供了诸多暖心服务。他们协助外国友人使用手机软件顺利打车,体会到“帮助他人、促进沟通的成就感”,真切感受到志愿工作的价值;他们向外国游客介绍成都美食,收获了对方“眼中闪烁的好奇与品尝后满足的笑容”,感受到文化交流带给人们的快乐。
让城市对青年更友好,让青年在城市更有为。在成都高新区,志愿服务成为了联结青年与城市的纽带。成都高新区在“志愿者之家”设置的青年人才宣传栏,持续为志愿者提供区域实习就业岗位、人才公寓、创业补贴等政策信息,强化赛事服务与城市发展的长效互动。
成都高新区还计划在赛后联合商家推出“志愿者专享消费周”,“小青椒”志愿者凭电子志愿证可享品牌折扣。另外,在青年人才驿站,“小青椒”志愿者还享有优先入住权。
“小青椒”志愿者不仅是世运会场馆运行的重要力量,更是展示城市温度、青年风采的“形象大使”。成都高新区将持续完善志愿者保障体系,让青春之花在世界级赛会的舞台上绚丽绽放。
(信息来源:成都高新区)
·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