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特别喜欢阅读历史和军事书籍。小时候对历史的理解是从《三国演义》开始的。到后来,深深为《明朝那些事儿》着迷。读完《万历十五年》,我又会想,能否像黄仁宇一样,看到历史发展的轨迹呢?阅读是跨越时空的法门。只要阅读,就拥有宇宙,拥有永恒,拥有徜徉在银河里的想象力。
说到想象力,我最近对中国科幻小说深深着迷,特别是《三体》三部曲,完全颠覆了我对科幻小说的想象。在此,我也特别想推荐一位青年作家海漄的《时空画师科幻小说选》,透过恢宏的想象将中国元素融汇到科幻情节中,从龙的神话传说到北宋《千里江山图》等,大放异彩。
阅读是跨越国家和种族的语言。我们也许不懂得诺贝尔文学奖获奖者的文字,但透过翻译,我们能阅读别国文化。从莫言到石黑一雄,由马奎斯到韩江,驰骋万里。阅读甚至能创造世界和创造语言,如《哈利波特》和《魔戒》,当有足够的人阅读了跟随了,文本就有了生命力,能创造另一个世界。
阅读能实现角色扮演。每个少年都有英雄梦,而这些英雄的待人处事之风不是漫威教的,而是金庸、梁羽生和黄易教的。浸淫在书本之中,可以随时扮演令狐冲,或是张无忌,甚至是韦小宝,自导自演,活灵活现。现实世界里的礼仪气度,也可以从书本里学习一二。
虽然我也使用电子书,但还是偏好纸质本,因为拿在手上的书有重量、有温度、有质感。现在我们遇到不懂的事,会去问人工智能,会去问搜索引擎,而我们在不久之前,还过着“有什么不懂,就去问问书本”的生活。书本已有很长的历史,今时今日,书本解惑的角色也许有一部分被科技取代了,但是它那打开想象、让你逃离现实世界的吸引力未曾改变。
(中青报·中青网记者周围围整理)
全国政协委员、香港青年联会主席、英皇集团副主席 杨政龙来源:中国青年报
2025年04月18日 08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