助力陇电高质量发展的青春力量
国网甘肃省电力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电博士”青年攻关团队
来源:中国青年报
(2025年01月23日 07版)
2024年,国网甘肃电科院“电博士”青年攻关团队技术成员在天水110千伏天铁二线及张家川绵上线现场成功试点应用了甘肃首台“全国产化”智能防外破装置(线路小卫士),该装置的应用可帮助线路巡检人员及时发现并预警可能对输电线路造成破坏的风险,有效保障输电线路及设备安全,为大电网安全稳定运行保驾护航。
“电博士”青年攻关团队(以下简称:“电博士”团队),活跃在甘肃广袤的新能源大地和支撑新型电力系统构建的浪潮中,围绕电力保供、甘肃新能源发展等开展技术创新、技术监督等。用专业知识撑起电力保供的坚固防线,在服务甘肃能源强省建设、新型电力系统建设等主战场上默默耕耘。
践行初心 科技报国
越是艰难的时候越考验团队青年党员的初心和决心,在±800千伏祁连换流站#1调相机发生异常后,“电博士”团队立即奔赴一线,以专业的视角完成了调相机转子交流阻抗试验、直流电阻试验、转子绝缘电阻测量等试验,用技术的手段深入了解深层次的问题,提出具体预防性措施,有力支撑重要设备隐患治理。
±800千伏祁韶特高压直流输电工程是我国首条大规模输送新能源电力的能源通道,±800千伏祁连换流站作为祁韶直流的送端站,肩负着助力甘肃能源转型发展、带动地方经济发展的重要使命,“电博士”团队成员从工程初期开始,就守护着这座“国之重器”,连续七年坚守祁连换流站,投入450余人次,聚焦关键设备、关键环节、关键组部件,突出源头管控,严把检修质量关,高质量完成年检工作。他们用专业、专注、可靠、可信的态度为“西电东送”重点工程保驾护航。
新型电力系统是清洁低碳、安全高效的能源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承载着能源转型的历史使命,国网甘肃电科院在加快推进甘肃从能源大省向能源强省迈进的过程中责无旁贷、使命在肩,他们紧盯能源高质量发展,围绕支撑新能源发展、构建新型电力系统建设等方面发挥专业优势,为甘肃省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打造全国重要的新能源和新能源装备制造基地注入强大动力。
创新服务 先锋示范
2024年10月,甘肃省人民政府发布的2023年度甘肃省科学技术奖励名单中,由“电博士”团队成员牵头的科技项目“基于高载能负荷灵活调节的超大规模风/光电高效消纳技术与应用”获得甘肃省科技进步奖一等奖。得益于项目研发的国内首套基于调度D5000“荷—网—源—储”协调响应控制系统,甘肃新能源利用率近年来显著提升。
“没有前车之鉴,我们要通过大量分析研究,统筹省内各种用电负荷,研究如何利用电网、电源、负荷三者的协调控制促进大规模清洁能源消纳的问题。”在新能源发展初期,创新团队没有可参考的先例,他们通过“任务清单化、清单工时化、课题实用化、成果价值化”的科研工作机制,成功攻关了制约新能源发展的一个个难点痛点问题。
近年来,甘肃省新能源超常规跨越式发展。如何安全、高效实现大规模新能源基地的运行控制以及消纳与送出,是新能源发展过程中的重大难题。面对这一难题,“电博士”团队知重负重、知难克难,依托国家863计划、甘肃省科技专项等开展专题研究,进行科技攻关,研究出千万千瓦级风光电集群控制关键技术、大规模新能源电站多层级智能化运行控制技术、新能源主动支撑技术等,解决了新能源并网、协调控制及新能源消纳问题。
此外,“电博士”团队还围绕“聚焦生产、深入现场、以人为本、科研引领”四个特点,聚焦“卡脖子”技术和现场亟待解决的问题,依托人工智能、数字孪生、大数据等新技术,自主研发了“安全小哨兵”“网安小利剑”“巡检小精灵”“智检小神探”等七“小”系列产品,解决了电力现场实际工作问题,坚持以“小产品”发挥“大作用”,推动新技术在生产经营领域的规模化应用,用产业带动科技,切实发挥科技生产力作用,努力为公司和电网高质量发展贡献力量,不断体现基层科研单位的价值。
攻坚克难 担当奉献
12月初,“电博士”团队圆满完成了陇东——山东±800千伏特高压直流输电工程庆阳换流站交流系统调试启动调试工作。
“陇电入鲁”工程是我国首个“风光火储一体化”大型综合能源基地外送项目,西起甘肃庆阳换流站,东至山东东平换流站,途经5省,线路长度约926千米。工程投运后,将具备给山东外送800万千瓦电力的能力,年送电量达360亿千瓦时以上,其中新能源电量占比50%以上,对带动陇东老区发展、保障电力供应、推动清洁能源转型具有重大意义。
换流站交流系统投运是直流工程投运的关键节点,本次交流系统调试由“电博士”团队承担现场指挥和测试工作,启动范围涉及庆阳换流站、平凉750千伏变电站、正宁电厂。包括5条750千伏输电线路、站内11串GIS成套设备、4大组交流滤波器、2台750千伏变压器等上百台(套)设备。
启动调试期间,调试团队按日协调各方滚动优化调试方案,安全高效推进调试工作,较原计划提前5天完成调试工作。
新能源的快速发展,为全电力系统安全稳定运行提出了更高要求,“电博士”团队围绕重大工程项目建立了新型电力系统仿真中心,开展了稳控策略验证、新能源控制器检测、构网型新能源研究等工作,不断提升稳定分析、仿真建模的能力,不断谋划解决新能源大规模发展背景下大电网安全稳定运行问题。
一直以来,国网甘肃电科院“电博士”团队坚持做电力保供的“全科医生”、科技创新的“绿电卫士”,用他们的实际行动锤炼践行初心、科技报国的政治品格,彰显创新服务、先锋示范的服务本色,展示攻坚克难、担当奉献的青年精神风貌。
(信息来源:国网甘肃电科院)
·广告·
来源:中国青年报
2025年01月23日 07版
2024年,国网甘肃电科院“电博士”青年攻关团队技术成员在天水110千伏天铁二线及张家川绵上线现场成功试点应用了甘肃首台“全国产化”智能防外破装置(线路小卫士),该装置的应用可帮助线路巡检人员及时发现并预警可能对输电线路造成破坏的风险,有效保障输电线路及设备安全,为大电网安全稳定运行保驾护航。
“电博士”青年攻关团队(以下简称:“电博士”团队),活跃在甘肃广袤的新能源大地和支撑新型电力系统构建的浪潮中,围绕电力保供、甘肃新能源发展等开展技术创新、技术监督等。用专业知识撑起电力保供的坚固防线,在服务甘肃能源强省建设、新型电力系统建设等主战场上默默耕耘。
践行初心 科技报国
越是艰难的时候越考验团队青年党员的初心和决心,在±800千伏祁连换流站#1调相机发生异常后,“电博士”团队立即奔赴一线,以专业的视角完成了调相机转子交流阻抗试验、直流电阻试验、转子绝缘电阻测量等试验,用技术的手段深入了解深层次的问题,提出具体预防性措施,有力支撑重要设备隐患治理。
±800千伏祁韶特高压直流输电工程是我国首条大规模输送新能源电力的能源通道,±800千伏祁连换流站作为祁韶直流的送端站,肩负着助力甘肃能源转型发展、带动地方经济发展的重要使命,“电博士”团队成员从工程初期开始,就守护着这座“国之重器”,连续七年坚守祁连换流站,投入450余人次,聚焦关键设备、关键环节、关键组部件,突出源头管控,严把检修质量关,高质量完成年检工作。他们用专业、专注、可靠、可信的态度为“西电东送”重点工程保驾护航。
新型电力系统是清洁低碳、安全高效的能源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承载着能源转型的历史使命,国网甘肃电科院在加快推进甘肃从能源大省向能源强省迈进的过程中责无旁贷、使命在肩,他们紧盯能源高质量发展,围绕支撑新能源发展、构建新型电力系统建设等方面发挥专业优势,为甘肃省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打造全国重要的新能源和新能源装备制造基地注入强大动力。
创新服务 先锋示范
2024年10月,甘肃省人民政府发布的2023年度甘肃省科学技术奖励名单中,由“电博士”团队成员牵头的科技项目“基于高载能负荷灵活调节的超大规模风/光电高效消纳技术与应用”获得甘肃省科技进步奖一等奖。得益于项目研发的国内首套基于调度D5000“荷—网—源—储”协调响应控制系统,甘肃新能源利用率近年来显著提升。
“没有前车之鉴,我们要通过大量分析研究,统筹省内各种用电负荷,研究如何利用电网、电源、负荷三者的协调控制促进大规模清洁能源消纳的问题。”在新能源发展初期,创新团队没有可参考的先例,他们通过“任务清单化、清单工时化、课题实用化、成果价值化”的科研工作机制,成功攻关了制约新能源发展的一个个难点痛点问题。
近年来,甘肃省新能源超常规跨越式发展。如何安全、高效实现大规模新能源基地的运行控制以及消纳与送出,是新能源发展过程中的重大难题。面对这一难题,“电博士”团队知重负重、知难克难,依托国家863计划、甘肃省科技专项等开展专题研究,进行科技攻关,研究出千万千瓦级风光电集群控制关键技术、大规模新能源电站多层级智能化运行控制技术、新能源主动支撑技术等,解决了新能源并网、协调控制及新能源消纳问题。
此外,“电博士”团队还围绕“聚焦生产、深入现场、以人为本、科研引领”四个特点,聚焦“卡脖子”技术和现场亟待解决的问题,依托人工智能、数字孪生、大数据等新技术,自主研发了“安全小哨兵”“网安小利剑”“巡检小精灵”“智检小神探”等七“小”系列产品,解决了电力现场实际工作问题,坚持以“小产品”发挥“大作用”,推动新技术在生产经营领域的规模化应用,用产业带动科技,切实发挥科技生产力作用,努力为公司和电网高质量发展贡献力量,不断体现基层科研单位的价值。
攻坚克难 担当奉献
12月初,“电博士”团队圆满完成了陇东——山东±800千伏特高压直流输电工程庆阳换流站交流系统调试启动调试工作。
“陇电入鲁”工程是我国首个“风光火储一体化”大型综合能源基地外送项目,西起甘肃庆阳换流站,东至山东东平换流站,途经5省,线路长度约926千米。工程投运后,将具备给山东外送800万千瓦电力的能力,年送电量达360亿千瓦时以上,其中新能源电量占比50%以上,对带动陇东老区发展、保障电力供应、推动清洁能源转型具有重大意义。
换流站交流系统投运是直流工程投运的关键节点,本次交流系统调试由“电博士”团队承担现场指挥和测试工作,启动范围涉及庆阳换流站、平凉750千伏变电站、正宁电厂。包括5条750千伏输电线路、站内11串GIS成套设备、4大组交流滤波器、2台750千伏变压器等上百台(套)设备。
启动调试期间,调试团队按日协调各方滚动优化调试方案,安全高效推进调试工作,较原计划提前5天完成调试工作。
新能源的快速发展,为全电力系统安全稳定运行提出了更高要求,“电博士”团队围绕重大工程项目建立了新型电力系统仿真中心,开展了稳控策略验证、新能源控制器检测、构网型新能源研究等工作,不断提升稳定分析、仿真建模的能力,不断谋划解决新能源大规模发展背景下大电网安全稳定运行问题。
一直以来,国网甘肃电科院“电博士”团队坚持做电力保供的“全科医生”、科技创新的“绿电卫士”,用他们的实际行动锤炼践行初心、科技报国的政治品格,彰显创新服务、先锋示范的服务本色,展示攻坚克难、担当奉献的青年精神风貌。
(信息来源:国网甘肃电科院)
·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