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青报客户端

热门图片
 中青在线版权与免责声明

中国青年报手机版

中国青年报手机版二维码

中国青年报-中青在线官方微信

中国青年报-中青在线官方微信平台

2018年03月13日 星期二
中青在线

从深圳返回山村做创客

山妹子把小山珍变成大财富

中国青年报·中青在线记者 谢洋 实习生 王钰淇  来源:中国青年报  ( 2018年03月13日   12 版)

    当许多同龄人在城市过着“朝九晚五”的生活时,85后姑娘石秋香却忙着在湘桂黔交界大山中采灵芝、育竹荪、种红薯……

    这个在广西柳州市融水苗族自治县融水镇水东村小洞屯长大的年轻人,10年前走出山村进入一线城市深圳,5年前返乡做一名山村创客。

    用脚步丈量山间曲径,这几年,她的收获远远不止山货那么简单。

    创业不是为了做给别人看

    石秋香皮肤白皙,笑起来眉毛弯弯,露出洁白的牙齿,唱起山歌,总能使身边的人开怀大笑。本科就读于原广西中医学院药物制剂专业,她凭着对专业知识的热爱与探索,毕业半年前已经与深圳一家医药连锁公司签约。在公司,石秋香每月的销售成绩始终排在部门前两名。半年后,她就由公司的销售业务员升任销售主管,让男同事都对这个初出茅庐的女生刮目相看。

    在公司工作的几年,石秋香注意到,一方面,越来越多的年轻人长期处于亚健康状态,对各类养生产品的需求增大;另一方面,公司收购的野生灵芝价格持续走高,这种食品在市场供不应求。她的家乡盛产野生灵芝、林下竹荪等特色农产品,但山地连绵,与外界交通不便,这些产品多数在本地流通,少部分作为原材料低价销售给外面的商人。石秋香萌发了返乡创业的念头。

    医药公司答应提升石秋香为销售经理,每月工资底薪加提成近万元,这也没能挽留住她。2013年,她从深圳辞职回到老家。这一决定在她的朋友圈中激起不小的波澜。父母也担心她从一线城市重回山村会遭到村民的误解。石秋香却坚定自己的想法:创业不是为了做给别人看,而是不辜负自己心中的健康生活梦。

    2014年7月,石秋香创立了“秋野家山珍”品牌,主打以野生灵芝茶饮为代表的中药茶剂。她带领团队走下村屯,挨家挨户询问是否有野生灵芝。夏季,山林中闷热无比,道旁的野草长得比山茶籽树还高,遇到一些路面宽度不足两米的进山坡道,收购队伍只能弃车走路。

    连续几十天的奔波,上山下乡进城……石秋香突然发现自己没有喊累和休息的权利。每天晚上回家打开电脑,都要安排十几项工作,买回来的瑜伽垫两个月还没开封。药学专业出身的她总是劝朋友们早睡,自己又不得已熬到半夜。“创业的道路是自己选的,就像中国女排即使哭着也要打完。”石秋香鼓励自己,“本想做个温柔似水又优雅的小女子,奈何被生活逼成了女汉子。”

    先拍照后采摘,打出品牌知名度

    为了收购野生灵芝,石秋香每天早上6时出发,晚上22时甚至零点才能回到家中。2016年夏天,石秋香在开车下乡途中突遇暴雨,险些与前方失控的拖拉机相撞,拖拉机满载的竹木砸到车身上,让她心有余悸。

    野生灵芝产量不定,加之村民保存不善有些会变质,石秋香并非每次下乡都能如愿满载而归。5斤、3斤、1斤……甚至零收获,但她依然选择坚持,因为下乡不只为收产品,还在于建立更广泛的货源渠道。

    刚开始收购野生灵芝,一些人见她年纪轻轻、经验不足,把种养的灵芝当做野生灵芝卖给她,加上天气湿热,有些收回家的野生灵芝会发霉、生虫,石秋香只能忍痛把这些残次品扔掉,最开始亏损了10多万元。

    为了减少亏损,石秋香连续几个月练习如何分辨野生灵芝与种养灵芝,收回来的野生灵芝即使忙到凌晨两点也要及时烘干。收货时,石秋香也要求农户家的灵芝不出现虫眼、霉点。村民抱怨她收货标准太挑剔,甚至自己人也不讲情面,但他们也承认石秋香给出的价格是收购商中最高的。

    公司的利润需要源源不断的订单,但是融水地处山区,如何广开销路成为石秋香创业初始最头疼的问题。此时,医药公司的工作经历发挥了作用,她在微信上联络以前的老客户,但一些药厂经理与经销商刚开始并不相信她的野生产品货真价实。为此,石秋香每次上山收货都会带上单反相机。发现一只灵芝,她会先拍照再采摘,这些记录采摘过程的照片逐渐坚定了客户的信心。一些抱着试一试心理的客户确认了这些野生产品的价值,大家口口相传。不到两年,公司就有了800多名稳定客户。每到夏季,石秋香还会组织客户实地参与野生灵芝采摘,品牌知名度在行业内传播开来。这两年,往往灵芝还没有采摘,客户就已经下好订单了。

    带动贫困户每户增收5000元

    长期在村屯之间奔波,石秋香震撼于乡村的没落。一次下乡,她发现43户170多口人的村子,只有7位老人留守在家。这样的空心村,她已不是第一次遇到。石秋香在朋友圈中说:想建个基金,长期为孤寡老人和特困孩子提供生活补助。她还特意强调不是“慰问”那种形式。

    随着生意规模的扩大,石秋香开始寻找野生灵芝之外的土特产丰富自己的产品线。小时候石秋香寄宿在学校没钱买零食,每周末返校她都会带许多花心薯干,母亲制作的薯干香甜软糯。高海拔地区产出的花心薯淀粉含量高、味道极佳,然而这种红薯个头小,产量低,现今在市面上很少能看到。

    石秋香告诉父母自己打算发展花心薯产业化种植,“做好你的灵芝就行了,搞什么红薯?产量不够高,人工费太贵!”母亲最初是拒绝的,但在她的劝说下,两个月后,母亲在一个山村找到了花心薯。那个村子三面环山,一面临水,进村只能借乘村民的机动船。进村之后,她发现这里居然没有一座水泥砖瓦建造的房子。

    经过反复考虑,石秋香决定采用“公司+基地+农户+贫困户”的模式发展红薯产业。从村里的留守老人做起,她将花心薯种苗赊销给农户,收获后再统一购销。2017年,她建立花心薯加工厂,吸纳了20多名村民,每人每月薪水2000余元。此前,他们以种植水稻为生,一年下来每亩收益不过1000元。

    石秋香对花心薯的质量有自己的标准。田地里杂草丛生,普通农户选择施用除草剂,而她要求农户人工除草,低毒农药也被她禁止。整个种植过程中不使用化肥、增产剂,红薯产量“看老天爷的脸色”。

    2015年下半年,由于雨水过多,花心薯基本绝收,一些村民想放弃种植。常年留守的61岁村民吴家和与妻子种植的两亩花心薯受灾严重,但老两口相信这个大学生能带自己脱贫致富,乐观地选择继续种植,在他们的感染下,村里人第二年都坚持种植了花心薯。

    在石秋香的鼓励下,融水县去年共有7个乡镇12个村参与种植2000余亩花心薯,参与农户811户,其中贫困户634户,当年使贫困户每户平均增收5000元以上。

    高山上种植的花心薯从各村寨汇集到石秋香所在的小洞屯,“华丽转身”变成鲜薯、红薯粉条和红薯干等多种产品,成为电商平台上热卖的宝贝,远销各大城市甚至海外。来自北方批发市场的杂交红薯市场价每斤只有0.8元,石秋香的花心薯却卖到了1元以上。

    如今,石秋香的公司稳步盈利,她也明确了下一步的发展目标。未来,她打算做生产野生灵芝茶饮的专属加工厂,动员197个屯的村民,种植20万亩枫树林,生产香菇、木耳、灵芝,打造“O2O体验中心”。石秋香希望通过电商平台,进一步扩大家乡的“林下经济”规模。

    创业5年,石秋香激励自己:“距百年老店还差95年。”

中国青年报·中青在线记者 谢洋 实习生 王钰淇 来源:中国青年报 ( 2018年03月13日 12 版)

范小虎:博士生打造有爱的“智能家居”
绣花郎探索苏绣与现代艺术多元融合
金华市长分享“双创热土”吸引力
山妹子把小山珍变成大财富
图片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