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漠深处,青山脚下,在52年的问天之旅中,他们开创了祖国航天史上的“十个第一”,是当之无愧的“航天先锋”。
2011年9月29日和11月1日,他们相继将天宫一号、神舟八号送入太空,实现了中国航天事业的又一次崭新跨越。
他们,就是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发射测试站。日前,发射测试站三室被评为“中国载人航天工程突出贡献集体”。
(一)
2009年春节联欢晚会,天宫一号的模型第一次在电视屏幕上出现后,立即成为老百姓谈论的热点。
对发射测试站的官兵来说,更是挑战:天宫一号是全新研制的目标飞行器,用于发射的长征二号FT1火箭进行了176项技术状态更改,对发射场提出了50余项新增的技术需求……
面对挑战,发射测试站党委下定决心:依靠自主创新,提升发射能力!
优化测试发射流程,满足高频度发射需要,是自主创新的重中之重。站长郭忠来说,天宫一号测试发射流程为53天,相比神舟七号任务,缩短了21天半。
对于航天发射而言,这是一项巨大进步。因为,空间站上天后,航天员需要长期在轨工作,一旦出现特殊情况,必然需要紧急、快速的天地往返。所以,缩短测发流程,提升发射效率,势在必行。
从2007年开始,他们就跟踪分析天宫一号测试发射流程,在科学论证的基础上,果断提出用“一次扣罩”模式取代“两次扣罩”模式,省去天宫一号加注前与火箭对接测试的程序,直接减少了5次室外转运和7次吊装。
测发流程由此得到优化。然而,新问题随之而来,技术区测试工作减少之后,如何确保飞行产品的安全性?
一个简单而有效的办法就是:提升参试人员的能力素质。在任务展开前的专项考核中,100名关键岗位人员的平均成绩达到了95.5分。取得这样的成绩,航天发射一体化仿真训练系统的研发和应用,功不可没。
此前,由于运载火箭造价昂贵,发射场训练无实装的问题长期存在。为了解决这一瓶颈问题,56名科技人员分为8个课题组,一次次设计方案,一次次讨论研究,一次次计算复算,仅用6个月就成功研发出航天发射一体化仿真训练系统。
初战告捷后,科技人员通过引进国际先进的虚拟人技术,集成数据手套、数据头盔和人体运动采集系统,一举攻克用户化身和虚拟化身实时同步的技术难题,建成了国内最先进的航天员射前应急撤离演示验证、运载火箭虚拟装配和虚拟吊装系统,使发射场训练进入“高沉浸感”虚拟现实时代。
这项创新成果很快应用到实践当中。任务展开前,官兵们利用这套仿真训练系统进行了多次火箭虚拟吊装、单机虚拟装配、故障仿真应急处置训练,并组织了3轮全系统、全流程、全员额模拟发射演练,极大提升了参试人员的组织指挥、实装操作和系统间的协调能力。
(二)
“零”,对于发射场有着特殊的意义。质量工作强调“归零”,火箭发射定在倒计时“零秒”,测发指挥员被称作“零号”……如今,神舟八号飞船发射,又多了个“零窗口”。
“零窗口”,也就是火箭必须在精确时刻发射,做到一秒不差。如此严格的要求,是为了确保将飞船发射到与目标飞行器共面的轨道,顺利实施交会对接。
事实上,52年来,几乎每一次重大任务,发射测试站都瞄准窗口前沿,做到了一丝不苟、一秒不差。然而,神舟八号飞船发射直接关系到首次交会对接任务的成败,用于发射的长征二号F遥八火箭又有150多项技术状态更改,挑战前所未有!
压力是最好的动力。发射测试站政委张俊明介绍,为了实现“零窗口”,发射场全面加强质量体系建设,优化顶层设计,研究确定质量目标量化评价方法,把“组织指挥零失误,设施设备零故障,技术操作零差错,试验产品零疑点”的质量目标分解细化到每个岗位、每台设备,使每名参试人员把工作做得更细、更深入、更专业。
在20个“质量之星”之中,作为第一个担任箭载计算机单元测试指挥的士官,陈泽鹏肩上的担子着实不轻。每次进舱前,他都要仔细清点备件袋,数一数螺丝有几个?垫片有几个?到出舱时再清点一遍,用了多少?剩下多少?每天工作结束前,他还用透明胶带反缠螺丝刀,一点一点将掉落在舱内的头发丝、小布丝粘出来。
工程师林中正,身为火箭动力系统箭上操作手,每天与电缆、插座打交道,看似岗位平凡,实际是“牵一发而动全身”。一次测试前,他反复检查设备状态,在插座和插头上发现了几处油滴。按照质量规范,他立即停止操作,并上报了这一异常现象。
经过专家论证,油滴的存在可能影响电缆导通及绝缘性,一旦火箭升空,有可能影响箭体分离和发动机工作,甚至导致发射失败。
在发射测试站,这样的例子不胜枚举。只有40人的三室管理着发射场加注供气、非标塔勤、空调水暖等专业的5000多台、套设施设备。任务展开前,他们要对每台设备进行检测检修,对测试厂房8000多个插座反复检查核对。室主任陈铁胜说:“我们宁做‘无用功’,也不放过任何一个疑点;宁可‘白辛苦’,也不放过一个微小细节。”
(三)
这是载人航天发射场建成以来,第一次同时启用两个活动发射平台。
8月26日,神舟八号飞船运抵发射场。9月25日,用于发射飞船的长征二号F遥八火箭进场。此时,天宫一号器箭组合体还在发射区进行最后测试。不得已,只能两次任务同时展开。
从神舟一号到神舟七号,发射场历经了9年时间,而从天宫一号到神舟八号,中间只隔了33天!更为严峻的考验是,4次卫星发射任务也全部集中在下半年,任务密度之高,准备时间之短,前所未有!
面对考验,发射测试站党委持续搞好思想发动,通过动员誓师大会和经常性思想教育,增强参试人员的使命感和责任感,不断加深对交会对接任务艰巨性、复杂性和风险性的认识,激发了全站官兵不怕疲劳、连续作战、誓夺全胜的战斗豪情。
火箭燃料加注是一项危险的工作,发射时超过400吨的液体燃料属于剧毒、易燃易爆产品,一旦发生意外,后果不堪设想。
士官分队长宿俊龙在这个岗位上一干就是16年。
16年里,他共参加完成了28次燃料加注任务。今年底,他就服役期满,面临着回家择业的巨大压力。那段时间,亲人们反复打电话催他回家,他却总是拖着不走。
10月31日,神舟八号飞船发射进入倒计时,宿俊龙最后一次执行燃料加注任务。这天,他凭着多年的经验和过硬的技术,带领战友出色地完成了工作,为神八站好了最后一班岗,为自己的军旅生涯画上了圆满的句号。
在空间交会对接任务中,发射测试站的官兵们演绎出一个又一个感人故事:总工程师高敏忠的父亲被查出食道癌晚期,他却无暇回去看上一眼,只能每天通过电话询问病情;加注指挥、三室组长熊显潮发现火箭推进剂加注出现问题后,立即戴上防毒面具、自供氧呼吸机等抢险器材,冒着生命危险进行封堵;平台指挥、地面设备站一连连长曹水利的妻子临产,直到孩子出生他都一直坚守在工作岗位上……
据新华社北京12月19日电